为改善丁酸梭菌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效果,使其更好地在肠道内发挥益生作用,本研究采用海藻酸钠与壳聚糖2种带电性相反的多糖,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对丁酸梭菌孢子进行逐层包埋.通过体外培养,检测包埋后的丁酸梭菌孢子在模拟胃肠液处理后,其耐受能力、黏附能力以及生长与萌发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未包埋丁酸梭菌孢子,包埋4层多糖的丁酸梭菌孢子对模拟胃肠液的耐受能力得到提高,模拟胃液处理3 h后的存活率提高1.22倍,模拟胃液处理2 h联合模拟肠液处理6 h后的存活率提高1.86倍.模拟胃液处理2 h后再经模拟肠液分别处理2、4、6 h的包埋丁酸梭菌孢子的黏附率较未包埋丁酸梭菌孢子分别提高3.59、3.33和1.71倍.分析发现包埋丁酸梭菌孢子黏附能力的变化与其表面电位呈现相关性,且包埋处理并未影响孢子的萌发和增殖能力.上述试验结果提示,通过逐层包埋技术可增加丁酸梭菌孢子的存活率及其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为其在肠道萌发和定植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