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养殖阶段的大口黑鲈肠道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组成变化的比较

不同养殖阶段的大口黑鲈肠道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组成变化的比较

扫码查看
为了探究不同养殖阶段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肠道组织学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变化,本研究挑选孵化后第5、25、45和180天的大口黑鲈,分别代表开口摄食、转食人工配合饲料、适应人工配合饲料和成鱼养殖4个阶段,采集肠道组织,制作组织切片和测定消化酶活性,并提取DNA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大口黑鲈在第5、25、45和180天的肠道结构形态随着养殖周期延长而不断完善,其中肠道绒毛高度和杯状细胞数量不断增多.第45天幼鱼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第5天仔鱼(P<0.05),但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第25天稚鱼3种消化酶活性最低,而第180天成鱼消化酶活性最高.此外,通过16S rDNA测序,从4组大口黑鲈肠道中共鉴定出了 19个门和336个属,其中变形菌门是大口黑鲈的核心菌门,占所有肠道微生物的90.61%.气单胞菌属在第5天大口黑鲈肠道中占据优势地位,而第25天稚鱼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具有显著优势,其中假单胞菌属、乳球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增加;第45天幼鱼肠道中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较高,第180天成鱼肠道中检测出以邻单胞菌属为代表的新优势菌群.综上所述,转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会改变大口黑鲈肠道消化酶活性,并驱动肠道优势微生物由气单胞菌属向假单胞菌属、乳球菌属等转变.
Comparison of Gut Structure and Microbial Composition Changes in 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at Different Breeding Stages

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larval rearingfeeding transformationgut structuregut microorganism

李鸣霄、强俊、徐钢春、周国勤、张茂友、陶易凡、路思琪、李岩、陆健、徐跑

展开 >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无锡 21408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无锡 214081

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 210036

苏州水产技术推广站,苏州 215008

展开 >

大口黑鲈 苗种培育 食性转变 肠道结构 肠道微生物

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苏州市科技计划加州鲈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

JBGS[2021]130SNG20210092022-ZYXT-07

2023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97
ISSN:1006-267X
年,卷(期):2023.35(9)
  • 2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