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藻酶解物对体外培养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海藻酶解物对体外培养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明确大黄鱼肠道菌群合成短链脂肪酸(SCFAs)的情况和相关的细菌以及海藻酶解物对体外培养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合成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使用GAM培养基(对照组)、添加0.5%复合海藻酶解物的GAM培养基以及添加0.5%海带酶解物的GAM培养基厌氧培养4尾大黄鱼的肠道菌群,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MS)方法检测培养物中7种SCFAs的含量,并采用NovaSeq PE250方案对培养物中菌群进行16S rDNA扩增子测序.结果显示:大黄鱼肠道菌群可以体外合成SCFAs,使用GAM培养基培养时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比例约为94:5:1,在GAM培养基中添加0.5%复合海藻酶解物可增加丁酸合成量,使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比例变为92:4:4,并提升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提高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分类未定细菌门(unidentified_Bacteria)的相对丰度.SCFAs合成与肠道菌群联合分析显示,大黄鱼肠道中以产酸拟杆菌(Bacteroides acidifaciens)、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s vulgatus)和肠鼠杆菌(Muribaculum intestinale)为代表的拟杆菌属细菌是增加丁酸合成的主要细菌;在GAM培养基中添加0.5%海带酶解物时丁酸合成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与对照组间无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菌群.本研究证实大黄鱼肠道菌群可以合成SCFAs,拟杆菌属细菌的相对丰度与丁酸的合成量呈正相关,且体外试验表明复合海藻酶解物可显著提升大黄鱼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促进具有抗炎作用的丁酸的合成.
Effects of Seaweeds Enzymatic Hydrolysates on Intestinal Microflora Structure and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ynthesis of Larimichthys crocea Cultured in Vitro

Larimichthys croceaintestinal microflorashort chain fatty acidbutyric acidseaweeds enzy-matic hydrolysates

王登峰、张露、梁萍、秦志清、王磊、江和基、黄志坚、林建斌、殷光文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福州 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动物药物工程实验室,福州 350002

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州 350002

大黄鱼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丁酸 海藻酶解物

福建省海洋服务与渔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FJHY-YYKJ-2022-2-4

2023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97
ISSN:1006-267X
年,卷(期):2023.35(10)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