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目连戏到《朝花夕拾》:《无常》、民间诙谐文化与鲁迅的思想转型
从目连戏到《朝花夕拾》:《无常》、民间诙谐文化与鲁迅的思想转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无常》在鲁迅作品中是颇为特殊的一篇,其间所反映出的鲁迅对"目连戏中鬼魂的偏爱"和对"民间迷信思想的同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20世纪20年代鲁迅的民众观.本文通过对《无常》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在厘清作为目连戏小戏的《无常》在清代演剧中的真正面貌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民间文化传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探寻鲁迅对之"偏爱"的真正原因以及"无常"所代表的民间诙谐文化对鲁迅的独特意义;进而通过鲁迅在20世纪20年代对"民间迷信思想"和"民众"的认识变化,管窥这一时期他所经历的思想转型的成因与影响.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刘云
展开 >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上海 200083
关键词:
《无常》
目连戏
民间诙谐文化
民众观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
22&ZD281
出版年:
2024
东岳论丛
山东社会科学院
东岳论丛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87
ISSN:
1003-8353
年,卷(期):
2024.
45
(6)
参考文献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