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夏衍《上海屋檐下》的接受及其经典化

论夏衍《上海屋檐下》的接受及其经典化

扫码查看
《上海屋檐下》的文学剧本自诞生起就具备了经典性,但其经典性却没有在八十余年的舞台演出中得到很好的转化和呈现,致使其经典化遭遇重重阻碍,至今仍只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仅在有限的范围内传播,无法获得大众的广泛关注、产生持久的社会影响力.剧作的接受史及经典化历程表明,话剧的经典性由剧本和演出的经典性构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出的经典性;话剧的经典化是话剧内外部因素和受众的接受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在统筹兼顾、协调利用好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剧本的改编和演出的再创作,不断挖掘和重塑契合时代和受众需要的经典性,才能实现话剧持续的经典化.

张倩

展开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山东济南 250103

夏衍 《上海屋檐下》 话剧接受 经典性 经典化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2年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709065

2024

东岳论丛
山东社会科学院

东岳论丛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87
ISSN:1003-8353
年,卷(期):2024.45(7)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