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工智能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布达拉宫贝叶经勘察为例

人工智能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布达拉宫贝叶经勘察为例

扫码查看
病害调查是文物保护的基础工作.传统的文物病害调查主要依靠专业人员凭借肉眼对文物本体进行细致观察,结合行业对特定材质文物病害分类标准进行人工判断,把判断的结果以图示的形式标注在文物图片上.这种依赖于个体经验与主观认知的方法往往导致不同人员对同一文物病害判定结果的不一致性.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它能够运用图像识别、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通过对海量图像数据的分析学习,精准提取并量化文物表面病害特征,从而实现从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定性识别向基于算法模型客观计算的定量分析转变.以布达拉宫馆藏贝叶经为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贝叶经自动病害识别软件,可以高效地识别贝叶经存在的各种微小病害,确保了病害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一致性.

周霄、田帅、陈学莲

展开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29

西藏布达拉宫管理处,拉萨 850000

人工智能 贝叶经 病害调查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国家专项布达拉宫文物(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

XZ202101YD0019cXZLX-BMC-2019-256

2024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ISSN:2096-5036
年,卷(期):2024.(2)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