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川北旺苍苍王峡龙潭子河壶穴形态及成因初探

川北旺苍苍王峡龙潭子河壶穴形态及成因初探

扫码查看
河成壶穴是山区河床基岩上常见的微地貌类型,记录了区域地貌演化过程、水流与河床边界相互作用的关键信息.基于此,笔者等以川北旺苍苍王峡龙潭子河110处河成壶穴为研究对象,详细测量其形态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非串珠状壶穴大小、深度及形态在河床纵剖面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串珠状壶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壶穴集中分布在下寒武统阎王碥组硅质砾岩中,其中发育的石英砂岩夹层对壶穴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双层天生桥壶穴则是典型的代表;区内发育NE、E—W向平面共轭X型构造节理和S—N向构造节理,三角形、菱形、不规则形壶穴多受两组或3组节理控制,其中S—N向构造节理还控制了壶穴的长轴走向和河谷走向;构造节理对壶穴口形态的演化影响显著,而对壶穴垂直剖面形态的影响不显著.本研究将丰富和完善河成壶穴地貌的数据资料,为米仓山地区河流地貌和构造演化提供科学依据.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orphology and genesis of potholes in Longtanzi River,Cangwang Gorge,Wangcang,northern Sichuan

何雨栗、刘丽娟、张斌、左自泉、刘守江、孙柏年

展开 >

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四川省干旱河谷土壤侵蚀监测与控制工程实验室,四川南充,637009

西华师范大学嘉陵江流域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9

西华师范大学教务处,四川南充,637009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兰州,730000

展开 >

河成壶穴 下寒武统阎王碥组 硅质砾岩 龙潭子河 苍王峡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

2022NSFSC17344197101518Q018CXTD2018-10

2023

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论评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42
ISSN:0371-5736
年,卷(期):2023.69(1)
  • 1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