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演化及与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响应关系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演化及与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响应关系

扫码查看
渤海湾盆地石炭系—二叠系为烃源岩的古生界潜山内幕型原生油气藏认识程度低,勘探难度大,明确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及与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响应关系对内幕型原生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典型井实测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等数据资料,进—步采用构造解析、潜山埋藏史分析以及盆地生烃模拟等技术手段,探讨了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及对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的控制作用,明确了生烃时期及有利生烃范围.研究表明,黄骅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活动经历了"两期裂陷,两期抬升"的四个演化阶段,形成多种类型的埋藏史,构造运动引起的古地温变化使南北地区烃源岩进行差异了生烃演化,裂陷建造作用促进地温上升,有利于有机质生烃,挤压改造作用抑制地温上升,有机质生烃中止.乌马营潜山及歧北潜山具有3次生烃阶段,生烃期为早—中三叠纪、早白垩纪、古近纪,港北潜山具有两次生烃阶段,生烃期为早—中三叠纪、古近纪.黄骅坳陷内早期(即早—中三叠纪)生烃范围局限,晚期(即古近纪)生烃最有利,乌马营地区及歧北地区为原生油气藏有利勘探区.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Carboniferous—Permian source rocks and their response to Meso—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in Huanghua Depression,Bohai Bay Basin

马妍、孙永河、柳少波、马钰凯、刘海涛、赵长毅

展开 >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延安,716000

构造演化 生烃史 黄骅坳陷 埋藏史 二次生烃

东北石油大学引导性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黑龙江省优秀青年人才支持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2020YDL-09140119002TD2019D001

2023

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论评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42
ISSN:0371-5736
年,卷(期):2023.69(2)
  • 1
  •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