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鲁迅与顾琅早期地质作品新论——《中国地质略论》与《中国矿产志》知识来源考

鲁迅与顾琅早期地质作品新论——《中国地质略论》与《中国矿产志》知识来源考

扫码查看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曾于1903年在《浙江潮》发表《中国地质略论》一文,1906年与同到日本留学的顾琅合作出版《中国矿产志》(附《中国矿产全图》)一书.它们在中国地质学史上均具有开创性并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中国矿产志》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地质矿产著作.本文从中日地质学交流的角度,结合新发现的史料,通过文本对比分析,指出《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均是吸收当时日本的一些地学著作编写而成.《中国地质略论》的地史学内容主要来源于佐藤传藏《地质学》(1898)一书,有关煤炭内容以及中国煤田分布图则来自日本海军少将肝付兼行发表在《太阳》(1903)杂志上的《东方之煤源》一文;《中国矿产志》的导言部分是在《中国地质略论》的基础上拓展而成,增补的内容则参考了矢津昌永的《清国地志》(1905)、横山又次郎的《地质学教科书》(1903)以及石川成章的《地球发达史》(1904)等著作,本言部分主要参考了日本地质调查所1902年发表的《清国及韩国主要矿产颁布图说明——附清国主要矿产地名表》;《中国矿产全图》则是顾琅依据日本《清国主要矿产分布图》绘制而成.《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附《中国矿产全图》)的编撰很大程度上是面对西方列强觊觎中国警醒国人而作,也反映了 20世纪初日本逐渐成为中国地质学知识的主要来源.
A new analysis of the early geological works of LU Xun and GU Lang——Case studies on the sources of An Outline of the Geology of China and The Mineral Records of China

LU XunGU LangAn Outline of the Geology of ChinaThe Mineral Records of Chinascientific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白育坊、孙承晟

展开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鲁迅 顾琅 中国地质略论 中国矿产志 中日科学交流

2023

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论评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42
ISSN:0371-5736
年,卷(期):2023.69(4)
  •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