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藏南部绒布地区上白垩统宗卓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演化

西藏南部绒布地区上白垩统宗卓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演化

扫码查看
宗卓组地层作为中生代海相沉积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了西藏南部地区白垩纪古海洋、古气候等重要地质历史信息.通过对砂岩进行镜下观察、物源分析、粒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笔者等对绒布地区上白垩统宗卓组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环境演化有了新的认识.粒度分析指示沉积时期水体搬运动力较弱、存在浊流沉积;宗卓组内3种不同类型的砂岩镜下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龄,指示3类砂岩的物源不同.笔者等在宗卓组共识别出陆棚相、大陆斜坡相和深海盆地3类沉积相,并对其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晚白垩世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俯冲结束后印度—亚洲大陆发生初始碰撞.结合研究区构造背景分析,笔者等推测这是导致研究区沉积环境由半深海环境变为深海环境的原因.对研究区宗卓组地层和砂岩来源进行分析后得出:在洋壳俯冲阶段,宗卓组为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在之后印度—亚洲陆陆碰撞的初始碰撞阶段,特提斯喜马拉雅被动陆缘已不复存在,并完全过渡为前陆盆地.
Sedimentary facies and environment evolution of the Upper Cretaceous Zongzhuo Formation in the Rongbu area, southern Xizang(Tibet)

southern Xizang (Tibet)the Zongzhuo Formationsedimentary facies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India—Asia continental collision

曹玉婷、丁枫

展开 >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西藏南部 宗卓组 沉积相 沉积环境演化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

DD20160015-06

2024

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论评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42
ISSN:0371-5736
年,卷(期):2024.70(2)
  •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