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藏高原东构造结林芝地热田浅部典型电性结构及热储关系

青藏高原东构造结林芝地热田浅部典型电性结构及热储关系

扫码查看
约40 Ma以来,受控于印度板块的俯冲及后期演化,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系东构造结成为了板块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由于深部动力学过程中的浅表响应,该地区地热资源极为丰富.笔者等通过对两条音频大地电磁(AMT)测线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查明了测点覆盖区域范围内二维电性结构及主要存在的深大断裂.依据电性结构推测研究区地下1 km深度范围内可分为4层,浅部低阻层为松散砂泥卵石层,下伏的中阻为砾卵石层,其下的低阻为砂岩、板岩、页岩强风化层,最底部的中高阻层推测为古元古界林芝岩群真巴岩组以片岩、花岗岩为主的地层.结合以往大地电磁测深及地震研究发现的地下10~20 km存在大规模近东西向展布且向上延伸熔融流变导致的低速高导体,推测可能是该地区深部热源所在.进一步通过对深部及浅部电阻率模型的综合对比研究,基于地热地质背景、电性结构特征,探讨了该地区的深部热源及热储关系.
Typical electrical structure and heat storage relationship of the shallow surface in the Nyingchi geothermal field,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Qinghai—Xizang(Tibet) Plateau

geothermal exploration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s (AMT)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Qinghai—Xizang(Tibet) Plateauresistivity structureNyingchi geothermal field

李栋、祝杰、叶高峰、金胜、董浩、魏文博

展开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成都,610036

陆内火山与地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100083

地热勘探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青藏高原东构造结 电性结构 林芝地热田

中国地调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项目

DD20211548

2024

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论评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42
ISSN:0371-5736
年,卷(期):2024.70(2)
  •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