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政府数据开放场景下匿名化数据的再识别风险防范
政府数据开放场景下匿名化数据的再识别风险防范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个人数据匿名化是平衡政府数据开放与个人数据保护之间利益冲突的有益方案.鉴于匿名化数据仍存在剩余风险,政府宜遵循整体主义立场与功能主义视角对匿名化数据进行贯穿前、中、后端的全流程再识别风险防范.前端风险防范旨在通过有效的匿名化处理从源头上降低再识别风险,政府宜确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匿名化判断标准、相对性的匿名化判断视角以及"三级分类"式匿名化流程.中端风险防范致力于通过再识别风险评估控制再识别风险,政府宜采用以固定周期评估为主、突发事件评估为辅的评估时间,结合主体、动机与方法的综合性攻击模型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数据加以处理.后端风险防范的主要内容是再识别后的处理与追责,在匿名化数据被重新识别为个人数据后,政府应通过收回外泄资料等方式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再识别给数据主体造成的损失,并在存在失职行为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艳、王璐瑶
展开 >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政府数据开放
个人数据保护
匿名化数据
再识别风险评估
数据匿名化
出版年:
2024
DOI:
10.16582/j.cnki.dzzw.2024.05.007
电子政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电子政务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978
ISSN:
1672-7223
年,卷(期):
2024.
(5)
参考文献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