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工智能软法治理的优化进路:由软法先行到软法与硬法协同

人工智能软法治理的优化进路:由软法先行到软法与硬法协同

扫码查看
人工智能生成虚假内容、威胁个人隐私、加剧"算法黑箱"等,硬法是应对这些风险的传统规制工具.人工智能产生的风险具有快速弥散、动态难测的特点,而硬法缺乏灵活性、回应性以及规制对象过于僵化,无法独立胜任人工智能治理的任务.软法兼具灵活性、实验性以及多元主体合作等优势,与人工智能"善治"需求相适配.但软法存在规范性欠缺、权威性不足、约束力较弱以及执行无监督等缺陷.对此,应从创设、实施和监督等环节进行优化,包括健全支撑软法的硬法体系、提高软法质量、规范软法制定程序以及为软法提供执行保障机制等.

曾雄、梁正、张辉

展开 >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硬法 软法 人工智能 软法治理 硬法治理 生成式人工智能

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23ZD0121700

2024

电子政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电子政务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78
ISSN:1672-7223
年,卷(期):2024.(6)
  • 2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