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下的公众数字负担感知:事实特征与生成逻辑

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下的公众数字负担感知:事实特征与生成逻辑

扫码查看
在既有研究提倡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以促进公共服务供给效能提升的背景下,新近研究发现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对于公共服务需求侧的部分公民而言形成了显著的数字负担感知,公众数字负担感知的事实特征与生成逻辑需要进一步厘清.基于传统的行政负担理论与技术执行理论构建出公众数字负担感知分析框架,并通过抽样得到八省份共计1201份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众数字负担感知较为普遍,不同学历、职业类型的人群广受影响;学习成本感知与服从成本感知直接影响公民数字负担感知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接受度和技术过载感知起平行中介作用,公民个人信息素养起到部分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行政负担相关理论提供了反映中国现实的理论框架,对公众数字负担感知的纾解具有一定政策意义.

康健、张秋予、杨三

展开 >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服务 数字化转型 数字负担 公众数字负担 数字形式主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2CZZ027SCJJ23ND401

2024

电子政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电子政务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78
ISSN:1672-7223
年,卷(期):2024.(7)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