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字乡村发展与农户相对贫困: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数字乡村发展与农户相对贫困: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扫码查看
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的有机构成部分,愈发成为提高农户生活质量、缓解相对贫困和推进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基于县域数字乡村指数(CDRI)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微观匹配数据,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显著降低农户相对贫困的发生率,不同子维度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数字基础设施、治理数字化".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乡村发展主要是通过增强农户发展动力、提升农户发展能力和增加农户发展机会从而缓解相对贫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使得未接入和未能使用数字技术的农户同样能够享受到数字红利,且数字乡村发展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乡村发展对不同类型的农户相对贫困均有显著改善作用,有助于全面治理相对贫困.然而,随着农户相对贫困程度的不断加深,减贫效应逐渐削弱.政府应注重营造乡村数字环境、提高农户数字素养和注重内生动力培育.

王杰、钱龙、刘畅

展开 >

池州学院商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

数字乡村 相对贫困 数字扶贫 数字鸿沟

2024

电子政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电子政务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78
ISSN:1672-7223
年,卷(期):2024.(1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