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治疗后随访期血浆Epstein-Barr病毒DNA水平的预后价值

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治疗后随访期血浆Epstein-Barr病毒DNA水平的预后价值

扫码查看
背景与目的 在具有不同治疗前血浆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水平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中,治疗后随访期EBV DNA检测的价值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评价接受调强放疗的NPC患者中,治疗后随访期血浆EBV DNA检测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了2009年11月至2012年2月间接受调强放疗的385例NPC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内和治疗后随访期每3–12个月接受了血浆EBV DNA检测.对具有不同治疗前及治疗后随访期血浆EBV DNA水平的患者的复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 385例患者中,267例(69.4%)治疗前血浆可检出EBV DNA(>0拷贝/mL),在中位时间为52.8个月(范围:9.3–73.8个月)的随访期中,93例(24.2%)患者的治疗后血浆可检出EBV DNA.14.4%(17/118)的治疗前未检出EBV DNA的患者和28.5%(76/267)治疗前检出EBV DNA的患者在治疗后随访期内出现了可检出的EBV DNA,且与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显著相关.放疗后无疾病患者中EBV DNA检出率为12.8%(40/313),局部区域复发患者EBV DNA检出率为56.4%(22/39),首次复发为远处转移的患者EBV DNA检出率为93.9%(31/33);治疗后随访期间,6.5%(19/292)未检出EBV DNA的患者和57.0%(53/93)检出EBV DNA的患者出现了肿瘤复发.与其他cut-off值相比,治疗后随访期EBV DNA为0拷贝/mL的cut-off值具有最大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值(0.804,95%置信区间:0.741–0.868),预测肿瘤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3.6%、87.2%和84.7%.结论 治疗后随访期血浆EBV DNA水平是预测NPC患者远处转移的良好标志物,对局部区域复发预测效果不佳,与治疗前EBV DNA水平无关.

Wen-Fei Li、Yuan Zhang、Xiao-Bin Huang、Xiao-Jing Du、Ling-Long Tang、Lei Chen、Hao Peng、Rui Guo、Ying Sun、Jun Ma

展开 >

放射肿瘤科,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060,广东,中国

血源管理科,广州血液中心,广州 510095,广东,中国

鼻咽癌 Epstein-Barr病毒DNA 随访 肿瘤复发

本研究得到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健康医学协同创新计划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

2015A030310033201400000001121800085

2018

癌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癌症

CSTPCDSCI
影响因子:0.768
ISSN:1000-467X
年,卷(期):2018.37(8)
  •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