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黑龙江油松球果小卷蛾生物学特性与分布初报

黑龙江油松球果小卷蛾生物学特性与分布初报

扫码查看
文章采用林间调查和室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地区油松球果小卷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红松林区该虫1 年1 代,以蛹在林下枯枝落叶和疏松的土壤表面越夏越冬.5 月中旬开始羽化产卵,卵散产于红松雌花(1 年生球果)或2年生球果上,卵期1~7 d,孵化后蛀入球果,一果多虫并可转移危害.幼虫期28~37 d,老熟幼虫6 月末全部爬出红松球果,吐丝坠地并在林下一周内化蛹.根据2016-2021年的调查,该虫在黑龙江东部以红松为主要树种的森林中均有分布且危害较为严重,在许多林区造成的危害程度超过松梢斑螟属害虫,已成为造成红松种子减产和品质下降的首要原因.

邵凌松、郭鸿儒、贾妮娅、宇佳

展开 >

烟台市森林资源检测保护服务中心,山东烟台205199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红松 油松球果小卷蛾 生物学特性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

[2022]TG1号

2023

防护林科技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 黑龙江省三北林业建设指导站

防护林科技

影响因子:0.264
ISSN:1005-5215
年,卷(期):2023.(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