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被纳入世界海洋经济体系以后,沿海城市快速发展,上海等开埠通商城市发展成为城市文明的中心.沿海城市的崛起并非只是外力推动的结果.在内陆农业时代,沿海城市长期处于城市文明的边缘,但随着从南北朝到南宋数百年间政局的变化,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不断南移,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得到持续的开发,为近代中国沿海城市成为城市文明的中心奠定了基础.近代以来,通商口岸的设立以及殖民地城市的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我国沿海城市的空间区位,使一批新兴城市得以在短时间内崛起.近代中国沿海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与这些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腹地、交通运输和城市社会文化等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密切相关.海洋文明与江河文明的碰撞,内力与外力的结合形成了推动沿海城市崛起的合力.但在近代半殖民地条件下沿海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是以中国内陆广大地区和城市的贫困、衰落为代价的.值得注意的是,当海洋工业经济和西方的文化思想传入中国以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新式知识分子群体逐渐形成,他们主动融入世界海洋工业经济体系和现代化变革之中,成为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内生动力源,内生力取代外力成为推动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