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配拟与训解:中国近代晚期的一种艺术理论话语及其失败

配拟与训解:中国近代晚期的一种艺术理论话语及其失败

扫码查看
在中国士大夫群体所作的游记之中,包含着对西方文艺的配拟与训解.配拟是中国士大夫在面对一个异文化的新事物之时,根据对它的基本认识而将之归入本民族历史文化中的某些观念体系或价值秩序中,并以此来评判该事物;训解是指中国士大夫基于一种道德优越感,对西方文艺既解释又进行道德训诫.配拟和训解构成了中国士大夫在认识西方文艺时最初的理论态度."配拟"与"训解"发生时的情感基调,是从对"新奇"的惊异转化为积极的"叹为观止",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这两种具有"以中释西"形态的对西方文艺的阐释行为,不仅包含了中国士大夫对于民族文化的肯定意识,还有试图接受和理解西方文艺的可能性.这两种阐释方式,表明了中国文化的自主性及近代中西文化关系在"冲击—反应"模式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可能.这为当下的中西互释话语提供了历史经验.

刘旭光

展开 >

上海大学文学院

配拟 训解 话语 阐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

20ZD28

2024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11
ISSN:1671-8402
年,卷(期):20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