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采伐干扰下次生林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动态

采伐干扰下次生林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动态

扫码查看
为探讨采伐干扰下的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适应性,用Levins、Schoener和Pianka等生态位测度公式定量分析闽北天然次生林采伐后灌木层主要树种生态位动态.结果表明:样地中黄绒润楠和刺毛杜鹃的生态位最大,属优势树种;甜槠、石栎和映山红为衰退树种,在林分生产作业中需加以保护.采伐干扰促进了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释放,各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在伐后10~15 a达到峰值,随后下降,伐后20 a接近于未采伐林的生态位;各树种弱度和中度择伐的生态位宽度值约占其生态位宽度总值的50%.生态位重叠值在伐后10 a最大,随后下降,到伐后20 a趋于稳定状态.因此灌木层主要树种生态位的最优期为伐后10~15 a,最佳采伐干扰强度为弱度和中度择伐.
Effect of harvesting on niche dynamics of the main tree species in the shrub layer of a secondary forest

林玥霏、巫志龙、周成军、郑丽凤、周新年、胡宝森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天然次生林 采伐干扰 灌木层 生态位 闽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工程索道"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项目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20

森林与环境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64
ISSN:2096-0018
年,卷(期):2020.40(1)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