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武夷山国家公园植被覆盖演变的时空特征

武夷山国家公园植被覆盖演变的时空特征

扫码查看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空间信息和植被指数方法估算武夷山国家公园2000、2005、2010、2015、2018年5个关键时期的植被覆盖度,揭示了不同发展阶段下武夷山国家公园植被覆盖演变时空特征以及不同功能分区下的演变规律。结果 表明,增强植被指数估算效果能较好优化复杂山区地形且高植被覆盖区的植被信号。武夷山国家公园植被覆盖演变时空特征,总体保持良好且呈上升趋势。2000—2018年时间格局演化上,植被覆盖度均值分别为94。97%,90。73%,93。55%,98。10%,98。02%。年均植被覆盖度突变发生于2012年,说明生态环境质量趋于稳定。植被覆盖空间格局长期保持以西北高、 东南低的空间格局。2000—2005年受气候条件和人为的干扰,高植被覆盖区下降了7。32%;2005—2018年,植被覆盖度逐年上升;至2018年武夷山国家公园高植被覆盖区增加了129。82 km2,而中高植被覆盖区、中植被覆盖区以及中低植被覆盖区分别减少了57。49、40。66和25。64 km2。武夷山国家公园植被覆盖演变主要在生态修复区和传统利用区,核心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常年保持在97%以上,说明原生性植被对极端气候有较强的抵御能力。
Temporal-spatial features of vegetation cover in Mount Wuyi National Park

林森、胡喜生、吴承祯、洪伟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武夷学院, 福建 南平354300

武夷山国家公园 植被覆盖演变 时空特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

41201100KFA18038A

2020

森林与环境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64
ISSN:2096-0018
年,卷(期):2020.40(4)
  • 15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