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收集中国西南地区12种松属乔木的分布点数据,结合当前及未来(2070年)气候情景数据,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松属乔木潜在地理分布,分析潜在分布区的环境特征,旨在为气候变化下松属乔木资源的保护以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结果 表明: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均大于0.8,预测精度达到"很准确"水平.12种松属乔木中,细叶云南松的潜在分布范围最窄,马尾松的分布范围最广.2070年代表性浓度路径4.5(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4.5,RCP4.5)情景下,12种松属乔木的适宜区在面积和空间上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且整体上呈现向东偏北或西偏北方向扩张的趋势.乔松、思茅松、细叶云南松、云南松、高山松、华山松和油松的适宜分布区总体呈现扩张趋势,而细叶云南松和油松高适宜区面积则减小;巴山松、毛枝五针松、白皮松、华南五针松和马尾松的适宜区呈缩小趋势.8个主导环境因子在松属乔木适宜区内的平均变化范围分别为:年降水量647~2600 mm,最冷月最低气温-8~10℃,气温的季节性358~756,海拔281~3054 m,等温性25~45,气温日较差6~11℃,降水的季节性43~99,适宜区土壤质地主要为轻黏土、粉壤土和砂黏壤土.该结果对松属植物资源的保护、造林区规划以及可持续经营等具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