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竹扦插苗移栽后不同时期的生理适应性

慈竹扦插苗移栽后不同时期的生理适应性

扫码查看
以移栽后不同时间段的慈竹扦插苗叶片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叶片解剖结构,并运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相关的光合特性指标,以探明慈竹扦插苗移栽后对环境的适应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时间的延长,慈竹扦插苗叶片气孔逐渐减小、密度增大;叶片增大、增厚,角质层增厚,上下表皮细胞和泡状细胞面积增大,且泡状细胞下陷深入叶肉的深度加深,梭形细胞面积减小;净光合速率(Pn)增强,而蒸腾速率(Tr)降低;含水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减少,干鲜质量比、淀粉含量及淀粉粒数量增多.移栽后的慈竹扦插苗逐渐积累光合产物,植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移栽3个月后的慈竹扦插苗与完全适应环境的3年生慈竹扦插苗的叶片结构和光合特性指标较接近.慈竹扦插苗在移栽后的3个月内需采取合理的管护措施,避免过度失水,以提高慈竹扦插苗移植成活率.
The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of Neosinocalamus affinis cuttings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 post-transplantation

张月高、王曙光、龙昊、黄玲、李璟、李娟

展开 >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高校丛生竹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650224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650224

富宁县剥隘镇中心学校,云南 富宁663406

慈竹 扦插苗 移栽驯化 叶解剖特征 生理指标 适应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31800506

2021

森林与环境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64
ISSN:2096-0018
年,卷(期):2021.41(3)
  • 1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