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福建鲜籽粒大粒蚕豆种质资源的引进及评价

福建鲜籽粒大粒蚕豆种质资源的引进及评价

扫码查看
[目的] 引进国内先进的大粒蚕豆种质资源在福建地区种植,对其农艺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筛选出适宜福建地区种植的优良大粒蚕豆品种.[方法] 以福建省认定的陵西一寸品种为对照,对来自青海、江苏的10个大粒蚕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观测其生育期、株高、分枝数、荚长、荚宽、鲜荚产量、籽粒长、籽粒宽、百粒重、出籽率、鲜籽粒产量等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 生育日数、单荚鲜重、荚宽、鲜籽粒百粒重与鲜荚每667 m2(下同)产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分枝数、单株实荚数与鲜荚产量显著正相关,株高与鲜荚产量显著负相关.青海大粒蚕豆品种在福建表现为生育期短、株型高、分枝少、产量低、总体经济产值低,江苏的通蚕品种整体表现较好,其中通09-110-1蚕豆品种的荚长、荚宽、鲜荚产量、籽粒长、籽粒宽、百粒重、出籽率、鲜籽粒产量等指标均较高,干籽粒百粒重为200.08 g,出籽率达到50.53%,鲜荚产量达到1200.58 kg,高出对照32.81%.[结论] 通09-110-1蚕豆品种在福建地区种植时表现良好,适宜在福建地区推广种植.
Evaluating Germplasms of Large-seed Broad Beans for Introduction to Fujian

李程勋、李爱萍、徐晓俞、郑开斌

展开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大粒蚕豆 性状鉴定 福建地区 资源评价

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项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对外合作项目

2020R1031006DEC201913

2021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6
ISSN:1008-0384
年,卷(期):2021.36(4)
  • 3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