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孕穗期不同渍害时长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孕穗期不同渍害时长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小麦渍害是长江中下游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研究孕穗期不同渍害时长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小麦孕穗期的耐渍性机理研究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扬麦16和中麦895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孕穗期渍害时长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1)孕穗期发生渍害,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渍害时长越久,叶片SPAD值下降程度越大;受害越重的叶片SPAD值下降幅度越大,倒二叶较同期的旗叶受害严重.(2)小麦的CAT、SOD和POD等抗氧化物酶的酶活性在渍害期间呈现"∧"型变化趋势,活性氧(ROS)含量在渍害前期有降低或缓慢增加现象,而在渍害后期呈急剧升高趋势.(3)孕穗期短期内渍害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要素有小幅度增加现象,这可能是小麦的应激反应所致.(4)孕穗期渍害对小麦株高无显著影响,长期渍害导致小麦产量显著下降,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降低是引起小麦减产的主要因子;在渍害15 d后,中麦895和扬麦16的单株产量分别较CK降低了51.47%和43.99%.[结论]孕穗期渍害显著降低了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破坏了植株体内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酶系统之间的平衡,过量积累的活性氧致使细胞脂膜过氧化,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进而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传输和积累,使小麦生物量大幅降低,从而导致籽粒灌浆不足,造成空粒、瘪粒和无效穗数显著增多,最终造成小麦减产.此外,在整个渍害胁迫过程中,供试的2个小麦品种的耐渍性强弱表现为:扬麦16>中麦895.
Effects of Waterlogging on Physiology and Yield of Wheat Plants at Booting Stage

丁富功、卢奕霏、贾宝森、朱旭东、熊泽浩、王超、侯泽豪、刘易科、朱展望、张迎新、王书平、方正武

展开 >

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5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64

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湖北 荆州 434025

小麦 孕穗期 渍害胁迫 叶绿素含量 活性氧代谢 产量

湖北省科学技术重大创新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8ABA0852017YFD0100800

2021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6
ISSN:1008-0384
年,卷(期):2021.36(5)
  • 4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