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卵黄原蛋白及受体的序列及时空表达分析

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卵黄原蛋白及受体的序列及时空表达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为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的产卵繁殖行为提供分子层面的理论基础,并为荔枝蝽防治的靶点筛选提供有益思路.[方法]采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对荔枝蝽不同发育时期及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筛选荔枝蝽的转录组数据和分子克隆的方法获得荔枝蝽卵黄原蛋白及其受体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其在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部位的时空表达情况.[结果]获得荔枝蝽3个卵黄原蛋白基因(T.papi_Vg1,T.papi_Vg2,T.papi_Vg3)和1个卵黄原受体蛋白基因(T.papi_VgRs).对4个基因进行分析,发现其均具有典型的保守结构域,是典型的昆虫Vg和VgRs基因.从进化关系看,荔枝蝽的Vg和VgRs基因的分子进化与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较为匹配.qRT-PCR结果显示Vg1基因在雌虫各个组织中表达量都比较高,雄成虫中仅在淋巴液中表达量较高,而Vg2和Vg3基因仅在雌虫脂肪体中较高表达.VgRs的表达与Vg的表达部位基本一致,在雌虫卵巢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雌虫、雄虫淋巴液和若虫的脂肪体当中,在若虫触角、雄虫触角和雄虫精巢中也有少量表达.[结论]获得了荔枝蝽3个卵黄原蛋白基因和1个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对其结构和进化关系进行探讨,并对其时空表达情况进行分析,为后续对荔枝蝽新防治靶标的筛选奠定基础.
Sequences and Spatiotemporal Expressions of Vitellogenin and Vitellogenin Receptor Genes of Tessaratoma papillosa

程林、韩顺财、蒋敬涛、李海超、彭凌飞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联合国(中国)实蝇防控研究中心/教育部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2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2

卵黄原蛋白 卵黄原受体蛋白 转录组 进化分析 表达量分析

福建省昆虫生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FIE201703

2021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6
ISSN:1008-0384
年,卷(期):2021.36(7)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