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李果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毒力测定

李果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毒力测定

扫码查看
[目的] 明确李果斑病病原菌(Fusarium fujikuroi)的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对李果斑病有效的防治药剂.[方法] 测定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pH和碳、氮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 该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25 ℃,pH为7~8,最适培养基为Czapek和PDA,最适碳源为淀粉和葡糖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硝酸钠,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效果,其中45%咪鲜胺WDG、20%吡噻菌胺SC和30%丙硫菌唑OD对该菌室内毒力较强,其EC50值分别为0.8914、0.9436、1.0220 μg·mL−1.[结论] 明确了对李果斑病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pH、光照及营养物质等,筛选对该病原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的杀菌剂,为李果斑病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及有效防控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ab Toxicity Test Results of Plum Fruit Spot Pathogen

舒然、龙海江、龙友华、顾桂飞、杨敬之、尹显慧

展开 >

贵州大学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0025

贵州大学作物保护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25

毕节市周驿茶场,贵州 毕节 551700

藤仓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室内毒力测定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黔科合支撑 20192406

2021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6
ISSN:1008-0384
年,卷(期):2021.36(9)
  • 2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