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第三代纳米孔测序技术的茶树全长转录组分析

基于第三代纳米孔测序技术的茶树全长转录组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茶树的全长转录组测序,以期为解析控制茶叶质量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都匀地区福鼎大白茶叶、根和茎为材料,采用牛津大学的纳米孔技术(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y,ONT)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将茶树叶、根和茎进行基因表达量分析;为了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随机抽取4个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1)获得69379条全长转录本、93102个SSR、45852个ORF、6335个转录因子和2229个lncRNA;(2)获得叶与根、叶与茎以及茎与根的差异转录本,叶与根的差异转录本注释到GO、KEGG和KOG数据库分别有9646、2825和7349个,其中参与茶叶品质形成中茶叶滋味相关代谢途径的有各种氨基酸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苯丙素生物合成等,与香气相关的代谢途径有泛醌和其他萜烯醌生物合成等;qRT-PCR结果显示其表达量与转录组相一致.[结论]筛选到2个差异基因(ONT.24127.2和TEA003892.1)与谷氨酸合成酶有关,在根部合成茶氨酸后再运输到叶部,进而影响茶叶的品质.研究结果为保障茶叶产量和质量打下良好基础,为后续良种选育和引种及开展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Full-length Transcriptomes of Tea Obtained by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y

王芬、木仁、张雯、马媛、郭治友、崔宝禄、李静

展开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茶树 福鼎大白茶 纳米孔技术 全长转录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项目国中医药办科技函国中医药办科技函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科研创新团队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科研创新团队贵州省植物学重点支持学科开放基金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项目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项目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项目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项目

31900486黔科合基础[2019]1298黔教合KY字[2018]420[2016]02020173472015337QNYSKYPT2018007132号[2019]186号Qnsyk201605QNYSKYTD2018011qnsyzw1809QNSY2018ZJ006QNSY2018CG0072018xjg05202019xjg0303

2021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6
ISSN:1008-0384
年,卷(期):2021.36(10)
  • 3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