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褐苞薯蓣块茎主要品质的变化,为褐苞薯蓣最适采收期的确定奠定基础.[方法]以宁化特色褐苞薯蓣地方品种为材料,于2020年10月20日至翌年5月5日对其块茎进行9个批次的采收,测定其折干率、蛋白质、淀粉、氨基酸、可溶性糖、蔗糖、粗多糖、尿囊素、总酚等9个品质指标,并采用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10月20日块茎生物量积累基本完成时采收,可溶性糖、蔗糖、粗多糖含量较高,分别可达5.69%、5.29%和2.73%,口感较佳,但总酚含量较高,较适合鲜食.2020年12月5日左右茎叶基本枯萎时及翌年3月15日块茎休眠解除至4月10日刚发芽期间采收,折干率为33.84%~35.50%,且淀粉、蛋白质、尿囊素、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均较高,分别可达73.14%~78.12%、6.33%~6.51%、3.95~4.29 mg·g−1、48.5~50.8 mg·g−1、15.0~15.5 mg·g−1和18.9~20.2 mg·g−1,并且2021年3月15日至4月10日采收的多糖含量高于2.92%,表明以上两个时期采收品质较高且不易折断.2020年11月10日左右以及12月底至翌年3月初采收的块茎的折干率高于36%,采收易折断,但折断块茎可烘干加工.2020年4月10日至5月5日采收,块茎长出新生嫩茎,营养及外观品质下降,总酚含量上升,且影响下茬种植安排,因此不适合采收.[结论]褐苞薯蓣块茎在生物量积累基本完成至翌年开始发芽期间均可根据市场需求和加工利用偏好进行采收.若综合考虑产量、采收折断率、采后褐变、外观及营养品质及茬口安排,最适采收期为茎叶大部分枯萎到完全枯萎期间,以及翌年块茎休眠解除至刚开始发芽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