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降温速率对斑石鲷无水保活过程中生理应激的影响

降温速率对斑石鲷无水保活过程中生理应激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冷驯化降温速率对斑石鲷生理应激的影响,缓解无水保活运输中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的应激反应.[方法]按照1、3、5℃·h?1的降温速率将斑石鲷从17.5~18.5℃降温至临界温度10℃致其休眠,并在该温度下进行无水保活,分别在0 h、2 h、4 h和6 h采样检测斑石鲷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3℃·h?1降温处理组无水保活6 h后斑石鲷存活率最高,为76.7%.同时,随着无水保活时间的推移,各个降温处理组鱼的皮质醇(Cortiso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血糖(GLU)和乳酸(LAC)含量较降温前均显著升高(P<0.05),而肾上腺素(EPI)、肝糖原(Liver glycogen)、肌糖原(Muscle glycogen)含量较降温前均显著降低(P<0.05);特别是当无水保活时间为6 h,处理组斑石鲷血清各指标较降温前差异最为显著(P<0.05),其中,1℃·h?1降温处理组鱼的血清EPI、皮质醇以及肝脏ALT、肝脏肝糖原含量均显著高于3、5℃·h?1降温处理组(P<0.05),表明1℃·h?1降温速率使斑石鲷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应激反应;5℃·h?1降温处理组试验鱼血清AST、MDA、LAC含量较1、3℃·h?1降温处理组显著升高(P<0.05);而3℃·h?1降温处理组鱼血清EPI、AST、ALT、MDA、LAC和肝脏肝糖原含量则显著低于1、5℃·h?1降温处理组(P<0.05),表明3℃·h?1降温速率使斑石鲷产生的应激程度最小,肝损伤程度最低.[结论]以3℃·h?1降温速率冷驯化后无水保活6 h,斑石鲷产生的应激反应最低,建议将其冷驯化过程中的降温速率设为3℃·h?1.
Effect of Temperature Lowering Rate on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Oplegnathus punctatus in Live Fish Chill Preservation

华茂圳、黄宝生、俞涛涛、蒋乐霞、张家国、张长峰、孙崇德

展开 >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

山东省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3

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3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 湛江 524000

展开 >

斑石鲷 降温速率 无水保活 应激反应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泰山学者特聘专家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SD2019YY005ZR2019QC018

2022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6
ISSN:1008-0384
年,卷(期):2022.37(2)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