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红菇菇位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与网络结构分析

正红菇菇位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与网络结构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通过对正红菇菇位土壤细菌的分离培养,探究其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及其种间互作关系,为后续筛选促进正红菇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形成分化的菌根促生菌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LB和ISP2两种培养基通过传统分离培养的方法对正红菇菇位土壤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确定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使用R语言中的Bipartite包分析可培养细菌属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6份正红菇菇位土壤中共分离出128株细菌,隶属于3门16属34个OTUs,丰度最高的3个属分别是芽孢杆菌属、伯克霍尔德氏菌属和链霉菌属.属水平-采样品网络分析表明,可培养细菌分布具有随机的嵌套性.Bacillus属和Burkholderia属在细菌群落中存在较多的有效合作值(Effective partners)和亲密度(Closeness),被其他细菌所依赖程度(Species Strength)较高,是该群落中的重要组成类群.[结论] 正红菇菇位土壤中具有丰富的细菌资源,细菌的群落组成和网络结构相结合分析可以更清晰阐明细菌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Diversity and Network Structure Analysis of Culturable Bacteria in Sporophore Site Soil of Russula griseocarnosa

王英浩、满家银、张桃香、练春兰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共生生物学国际联合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2

东京大学亚洲自然环境科学中心,日本 东京 188-0002

正红菇 根际土壤 可培养细菌 网络结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

71201800701

2022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6
ISSN:1008-0384
年,卷(期):2022.37(4)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