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太子参酸腐病病原菌白地霉的生物学特性

太子参酸腐病病原菌白地霉的生物学特性

扫码查看
[目的]明确太子参酸腐病病原菌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FJAT-32652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测定白地霉在不同温度、pH值、光照、碳源和氮源培养条件下的菌落直径,以及孢子的致死温度和时长,并用显微镜观察孢子在不同培养时间的萌发情况.[结果]该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30℃,pH值为6,碳源为麦芽糖、乳糖和葡萄糖,氮源为硫酸铵,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孢子的致死温度及时长为65℃水浴10 min.病原菌孢子培养3 h开始萌发,9 h形成菌丝,繁殖方式为裂殖.[结论]明确了太子参酸腐病病原菌白地霉FJAT-32652的生物学特性,为太子参酸腐病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eotrichum candidum-Pathogen of Sour Rot Disease on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陈燕萍、陈梅春、郑雪芳、刘波、肖荣凤、王阶平

展开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3

太子参 酸腐病 白地霉 生物学特性

ZYTS2022102022J01486

2022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6
ISSN:1008-0384
年,卷(期):2022.37(10)
  •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