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估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过程中的真菌种群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戈尔膜发酵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槽物料为研究对象,监测发酵过程物料的温度变化,并通过时间和空间格局采样,分离鉴定物料中的真菌种类及数量,分析发酵过程中的真菌种群数量分布、空间分布型指数、多样性指数和生态位特征等参数.[结果] 发酵物料的温度监测表明,第2~16天的平均温度为55.27~74.64 ℃,定义为高温期;第17~27天的平均温度为41.26~50.64 ℃,定义为低温期.从72份物料样本中共分离鉴定出5种真菌,分别为沃尔夫被孢霉(Mortierella walfii)、青霉菌(Penicullium sp.)、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棘曲霉(A.spinosus)和土曲霉(A.terreus).从空间分布上看,烟曲霉在物料浅层和深层的种群数量均较多,分别为1.13×105 CFU·g−1和1.47×105 CFU·g−1;而棘曲霉在物料浅层和深层的种群数量均最少,分别为4.90×103 CFU·g−1和1.56×103 CFU·g−1,说明烟曲霉适宜在该物料中生长,而棘曲霉则不适宜.从发酵时间看,发酵前期 (3~12 d)的总菌量在4.10×104 ~1.30×105 CFU·g−1,发酵后期(17~27 d)的总菌量在9.35×103~2.63×104CFU·g−1.发酵过程中真菌种群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且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烟曲霉在物料中生存适应性最强,但竞争能力较弱或不存在竞争.[结论] 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过程中的可培养真菌的数量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