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枇杷采后冷害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技术研究进展

枇杷采后冷害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技术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冷藏是减少枇杷果实采后衰变、保持品质以延长其果品供应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枇杷果实在冷藏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冷害,出现果实褐变和凹陷等冷害症状,造成品质劣变,带来经济损失,研究枇杷果实冷害发生机制与预防技术,对枇杷保鲜贮藏及冷链运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枇杷果实冷害的影响因素、冷害症状、枇杷冷害发生过程中的生理代谢变化的研究进展,包括冷害对细胞膜系统、活性氧代谢、可溶性糖代谢、呼吸和乙烯代谢等的影响;概述了枇杷果实采后冷害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总结了预防枇杷冷害的技术措施,包括低温预贮、热处理、化学物质、生物材料等,同时对减轻冷害发生的新技术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枇杷果实采后的保鲜贮运提供理论指导,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对枇杷冷害的研究提出方向.
Research Progress on Develop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illing Injury on Postharvest Loquat Fruits

林瀚、童志红、林河通、苏文炳、范中奇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亚热带特色农产品采后生物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产后技术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枇杷 冷害 发生机制 研究进展 展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福建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项目

31901973XTCXGC2021006

2023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6
ISSN:1008-0384
年,卷(期):2023.38(2)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