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然林与人工林中锥栗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天然林与人工林中锥栗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揭示泰宁地区天然林与人工林锥栗外生菌根真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方法]以泰宁县天然锥栗林与人工锥栗林为采样地,采集锥栗根际土壤和根系样品,检测土壤理化性质,采用菌根学形态描述和分子鉴定对锥栗根部外生菌根真菌类型进行鉴定,并分析其侵染率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天然林锥栗与人工林锥栗之间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天然林锥栗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与含水量显著高于人工林锥栗样地.人工林锥栗与天然林共鉴定到五类外生菌根真菌,隶属于2门3科5属.其中天然林锥栗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的侵染率最高,达到了33.62%;而人工林锥栗橙黄硬皮马勃(Scleroderma citrinum)的侵染率最高,为65.61%;此外,乳菇(Lactarius kesiyae)、绒盖牛肝菌属(Xerocomus sp.)和红菇属(Russula sp.)也是泰宁地区锥栗的主要外生菌根类群.外生菌根真菌侵染率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全磷、全钾和含水量与菌根侵染率密切相关.[结论]泰宁地区锥栗天然林与人工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存在差异,且天然林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高于人工林.研究结果为今后挖掘锥栗优势外生菌根真菌并应用于锥栗栽培提供重要技术依据,为人工锥栗林地土壤质量恢复奠定基础.
Ectomycorrhizal Fungi Communities at Natural and Cultivated Castanea henryi Forests

袁超、张盼盼、庞文博、成圆圆、张桃香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森林共生生物学国际联合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2

锥栗 外生菌根真菌 真菌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福建省林业厅科学技术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KLb20004AKJD21006A

2023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6
ISSN:1008-0384
年,卷(期):2023.38(3)
  • 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