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耕作方式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影响

不同耕作方式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探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实现寒地黑土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测定 4种耕作方式(秋翻春打浆、秋翻旋春打浆、秋翻旋秋打浆、原茬秋打浆)的水稻产量品质以及土壤腐殖质全碳、腐殖酸总碳、胡敏酸碳、富里酸碳、胡敏素碳等的含量.[结果]4种耕作方式中,原茬秋打浆的腐殖质全碳、腐殖酸总碳、胡敏酸碳、富里酸碳和胡敏素碳含量高于其他处理,且2020年高于 2019年,呈上升趋势.4种耕作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其中翻旋秋打浆处理较秋翻旋、秋翻和原茬秋打浆 3个处理的产量分别极显著提高 1.45%、2.23%和 1.50%.不同耕作方式之间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但综合两种秋打浆方式的主要品质比较,原茬秋打浆表现较好.[结论]秋翻旋秋打浆较其他耕作方式产量最高,适宜寒地水稻种植生产.原茬秋打浆有机质含量最高,对寒地稻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深远意义.
Effects of Tillage Methods on Rice Quality and Yield and Soil Organic Matters in Regions of Cold Climate in China

Rice cultivation in cold climate regiontillage methodssoilorganic matters

夏玉莹、李红宇、王志君、范名宇、赵海成、孟凡荣、任亿

展开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栽培技术与作物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农业农村部东北平原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寒地水稻 耕作方式 土壤 有机质

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人才培养项目

2022010006

2023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6
ISSN:1008-0384
年,卷(期):2023.38(5)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