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赤隐翅虫的线粒体基因组研究及系统发育分析

大赤隐翅虫的线粒体基因组研究及系统发育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探究大赤隐翅虫Philonthus spinipes(Sharp,1874)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隐翅虫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大赤隐翅虫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在系统发育分析中,选择隐翅虫亚科的 21个物种和毒隐翅虫亚科的 8个物种作为内群,并选择 2个蚁甲亚科Pselaphinae的物种作为外群,利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重建隐翅虫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大赤隐翅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包含 37个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和 2个rRNA基因)和一段非编码控制区.整个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 16219 bp(GenBank登录号:OL998729).大赤隐翅虫线粒体基因组的 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除nad6和nad1利用ATC和TTG开头外,其余蛋白质编码基因都是以ATT、ATA和ATG开头.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cox1、cox2、cox3和nad5)以不完整的终止密码子T或TA结尾,其余 9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以完整的终止密码子TAA或TAG结尾.除trnS1因缺少DHU臂而形成一个简单的环,无法形成稳定的三叶草结构外,其余tRNA基因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rrnL基因的全长为 1275 bp,A+T含量为 79.84%.rrnS基因全长为 765 bp,A+T含量为 76.47%.[结论]两种不同的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构建的隐翅虫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是基本一致的,均表明隐翅虫亚科为非单系群;毒隐翅虫亚科为单系群;毒隐翅虫亚科嵌套在隐翅虫亚科中.
Mitochondrial Genome and Phylogenetics of Philonthus spinipes(Sharp,1874)

ColeopteraStaphylininaePhilonthus spinipesmitochondrial genomephylogeny

林兴雨、刘向阳、宋南

展开 >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鞘翅目 隐翅虫亚科 大赤隐翅虫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U1904104

2023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6
ISSN:1008-0384
年,卷(期):2023.38(5)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