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7种樟科植物叶功能性状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

7种樟科植物叶功能性状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

扫码查看
[目的]植物叶片是生物环境变化的指示器,研究叶功能性状可以深入探究植物自身的调节机制,为选择适宜的地区树种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黄山学院校园内7种樟科植物: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紫楠(Phoebe sheareri)、乌药(Lindera aggregata)、山胡椒(Lindera glauca)、檫木(Sassafras tzumu)和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为试材,对其叶片长、宽、鲜重、干重、SPAD值、叶面积及相应的土壤指标进行测定,并计算叶形指数、比叶面积、比叶质量和叶干物质含量,比较探究同科不同种间植物叶片功能的差异性,同时分析各叶功能性状间以及性状和土壤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①紫楠和浙江楠虽在外观形态上表现相似,但紫楠的叶功能性状均值普遍大于浙江楠,且浙江楠种内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CV)为0%~10%;②乌药和山胡椒虽同为林下栽培,但乌药叶片SPAD值、叶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山胡椒,而山胡椒的比叶面积、叶面积却显著高于乌药;③檫木属落叶乔木,其变异系数普遍高于其他常绿树种;④各叶功能性状间及与土壤因子间呈现出显著相关性,其中土壤电导率与比叶质量的相关性最强(R2=0.6463).[结论]不同种的樟科植物在相同生境下会形成不同的响应机制,落叶树种依赖"高效-瞬时型"效应,而常绿树种依赖"稳定-持久型"效应;植物叶功能性状是鉴定树种的手段之一,可用来辨别外形相似的2个树种;浙江楠为外来引种,其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在种内较低,通过多年观测能在生长期内正常开花结实,因此可视为引种成功;此外在实际生产中通过监控土壤电导率能有效反应植物叶片比叶质量的高低变化.
Functional Properties and Relationship with Soil of Leaves on 7 Varieties of Lauraceae

Lauraceaeplant leaf functional traitssoil indicatorsdifferencecorrelation

刘爱林、张往祥、刘陈妤、高亮、杨晓倩、周婷、崔珺

展开 >

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8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江苏省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14

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 245001

展开 >

樟科植物 叶功能性状 土壤因子 差异性 相关性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KJHS2019B13

2023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6
ISSN:1008-0384
年,卷(期):2023.38(12)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