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肺腺癌核内包涵体的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分析

肺腺癌核内包涵体的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肺腺癌肿瘤细胞核内包涵体的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特征。方法 收集术后病理确诊肺腺癌标本20例,光镜下观察常规HE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P-B、TTF-1及Napsin-A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HE切片可见肿瘤细胞中核内包涵体结构,表现为大小不等、均质红染的类圆形物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TF-1在所有肿瘤细胞核中呈阳性表达,SP-B、Napsin-A在大部分肿瘤细胞质中阳性表达,而SP-B同时在核内包涵体中亦有点状阳性表达。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核内包涵体主要由弥散型细颗粒状物质组成,与核膜间存在一圈空晕,核内包涵体局部可见与内层核膜相连接的膜性结构。结论 肺腺癌核内包涵体是由肺表面活性蛋白产物,具有SP免疫原性,其阳性表达可提示腺癌的肺起源。

杜薇、张洪生、曾德华、刘庆宏、余英豪

展开 >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04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04

肺腺癌 核内包涵体 超微结构 免疫组化 SP-B

2024

福建医药杂志
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

福建医药杂志

影响因子:0.525
ISSN:1002-2600
年,卷(期):2024.46(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