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陈秋立

双月刊

1002-2600

fjyyzz@yahoo.com.cn

0591-87516804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7号

福建医药杂志/Journal Fujia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福建医药杂志是福建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医药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立足本省,及时报道国内外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及防治疾病经验,反映其进展及水平,为省内外各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与报道、实验研究、预防医学、实验诊断与临床、诊疗技术、药物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综述、护理、基层医生园地等。特色为科学性强,信息量大,具有实用性及先进性。本刊1992年获福建省首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6年获福建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同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7,2008年连续获得福建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上网以来,相继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R基因表达联合超声影像构建HER2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及应用

    黄蓓蕾王月桂陈红廖建梅...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激素受体(PR)基因表达联合常规超声影像评估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危险因素,构建超声预测模型并评估其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81例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按8∶2分成训练集与测试集.在训练集中,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结局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中,计算相关指标来评估模型的性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簇状钙化、高回声晕、后方回声伴衰减、PR基因表达阳性是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为:Y=5.28+0.90 ×簇状钙化(0:无;1:有)+1.22×高回声晕(0:无;1:有)+2.06×后方回声衰减(0:无;1:有)-1.34×Ki_67(表达水平为5%~30%时为1,否则为0)+0.75×Ki_67(表达水平为>30%时为1,否则为0)+3.79×PR基因表达(0:阴性;1:阳性)+0.71×肿块最大径(超过2 cm为1,否则为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P=0.110.在训练集中,模型一致性指数(C指数)达0.870.当模型分值≥0.495,认为存在ALNM.在测试集中,模型C指数为0.812,模型诊断ALNM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0.750、0.679、0.700、0.731和0.714.结论 簇状钙化、高回声晕、后方回声伴衰减和PR基因表达阳性是HER2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乳腺癌ALNM.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PR基因超声

    壳多糖酶-3样蛋白1在终末期肾病患者失功自体动静脉内瘘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李露张令歌张乔娜王红茹...
    5-9,封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在终末期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AVF失功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了 9例因终末期肾病行前臂AVF成形术,或因血管瘘狭窄致AVF失功而行重建术患者的术中血管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局部组织中CHI3L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表达情况.结果 因狭窄导致的失功AVF组织表现为腔内血栓、胶原纤维破裂、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壁增厚及新生血管形成、中膜层的散在炎症细胞浸润及局部CHI3L1表达量增高,其中,初次建立AVF组CHI3L1阳性面积率中位数为0.42,因血管瘘狭窄致AVF失功行AVF重建术组CHI3L1阳性面积率中位数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VF重建组MMP-2和VEGF-A的表达水平升高,且CHI3L1与MMP-2、MMP-9 及 VEGF-A 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02 2,P<0.05;r=0.932 3,P<0.001;r=0.833 5,P<0.05).结论 血管组织中CHI3L1的表达可能在AVF失功中起重要作用.MMP-9、MMP-2和VEGF-A可能参与了 CHI3L1导致的血管狭窄.

    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壳多糖酶-3样蛋白1

    心肌做功联合心肺运动试验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侯淑红陈东平林瑜芬
    9-12,后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心肌做功联合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评估,分析心肌做功参数和CPET参数与左室最大室壁厚度(MW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确诊的非梗阻性HCM患者55例(HCM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55例作为对照组.经CPET获取峰值摄氧量(Peak VO2)、无氧阈(AT)、氧脉搏(VO2/HR)、代谢当量(METs),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采用二维超声斑点跟踪技术,获取整体纵向应变(GLS)、达峰时间离散度(PSD),以及左室心肌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比较两组在CPET前后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及心肌做功参数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CM组CPET参数Peak VO2、AT、VO2/HR和METs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纵向应变及做功参数的变化:与运动前相比,HCM组运动后GLS明显减低,PSD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CW无明显增加;对照组运动后GCW明显增加,GLS和PSD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HCM组运动前及运动后GLS和GCW均明显减低,PSD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WT 与 PSD 呈正相关(r=0.84,P<0.001),与 GCW 呈负相关(r=-0.84,P<0.001),与Peak VO2呈弱负相关(r=-0.45,P<0.001).结论 心肌做功联合CPET能够早期发现HCM患者的心肺功能损害,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心肌做功心肺运动试验肥厚型心肌病临床应用

    福建省2023年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吴泉明陈东杰吴长生吴绍莲...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福建省2023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全省60所医院按统一方案进行临床分离菌株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剔除重复菌株后,革兰阳性菌55 995株(占30.3%),革兰阴性菌128 804株(占69.7%),主要来自于痰、尿、血等.革兰阳性菌检出率前3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7.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73.9%;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检出率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1%,对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6.9%、45.9%;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1.2%;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50.5%,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多数超过4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7.0%,对其他大多数药物亦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 福建省临床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葡萄球菌等,部分病原菌耐药较为严重,临床应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病原菌分布抗菌药物耐药性细菌耐药监测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C肽水平与10年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查小云魏长顺吴金枝谢良孝...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肽水平对10年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345例,根据空腹C肽(FCP)水平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应用China-PAR模型评估10年内发生ASCVD的风险.结果 高FCP水平(>0.980 ng/mL)与较高的10年ASCVD风险相关,且这种关系受性别和体重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BMI、糖化血红蛋白等混杂因素后,FCP仍然能正向预测10年ASCVD风险.结论 高FCP水平是新诊断T2DM患者未来ASCVD风险的一个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空腹C肽ASCVD风险

    不同方式构建上臂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比较

    徐立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式(J形跨关节与C形不跨关节)构建上臂人造血管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VG)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建立上臂AVG的29例患者资料,根据人造血管构建方式不同,分为J形跨关节组(n=15)与C形不跨关节组(n=14),比较两组的血管通畅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上臂J形跨关节组的1年初级通畅率为80.0%,高于C形不跨关节组(42.9%);J形跨关节组1年再干预率为20.0%,低于C形不跨关节组(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年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上臂J形跨关节组为13.3%(假性动脉瘤1例、血清肿1例),C形不跨关节组为14.3%(假性动脉瘤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臂J形跨关节AVG与C形不跨关节AVG相比,具有较高的1年初级通畅率,较低的1年再干预率.两组其他并发症(感染、假性动脉瘤、血清肿、透析通路相关性肢端缺血综合征、高输出量心力衰竭)发生率相当.

    移植物动静脉内瘘上臂通畅率并发症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486-3p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陈忠铭刘美宝林榕峰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486-3p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6月就诊于我院泌尿外科的45例前列腺癌患者(观察组)及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离并提取两组患者的血清外泌体,利用qPCR检测miRNA-218的表达;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miRNA-218表达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Gleason评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miR-486-3p表达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前列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外泌体miR-486-3p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Gleason评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之间的miR-486-3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肿瘤直径患者之间的miR-486-3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Gleason评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miR-486-3p表达正相关;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iR-486-3p表达水平、Gleason评分、TNM分期是影响前列腺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外泌体miR-486-3p在前列腺癌患者体内异常表达,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与其密切相关.

    前列腺癌血清外泌体miR-486-3p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无创产前筛查技术在产前筛查与诊断体系中的应用价值

    林晖邱惠国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间无创产前筛查技术(NIPT)在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经NIPT提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以及胎儿拷贝数变异(CNVs)高风险的423例产前筛查诊断资料,行羊水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及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归类比较.结果 在423例NIPT高风险的胎儿中,333例为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129例为染色体核型结果异常,产前诊断的阳性预测值(PPV)为38.74%(129/333);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高风险90例检出7例,PPV为7.78%(7/90).151例年龄≥35岁高龄产妇NIPT高风险产前诊断的PPV为41.72%(63/151),272例年龄<35岁非高龄产妇NIPT高风险产前诊断的PPV为27.21%(74/272),两组P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43 1,P<0.05).T21、T18的Z≥10组PPV明显高于3≤Z<5组和5≤Z<1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T在性染色体异常偏多的PPV为62.96%,性染色体偏少的PPV为39.06%,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188,P<0.01).89例CNVs高风险的胎儿中,55例CMA及染色体核型均正常,7例CMA及染色体核型均为异常,27例CMA异常而染色体核型正常.32例CNVs与CMA检测一致,PPV为35.95%(32/89),其中 13 例是致病性 CNVs,PPV 为 14.61%(13/89);2 例是可能致病性 CNVs,PPV 为 2.25%(2/89).结论 NIPT对于21三体的阳性预测值较高,Z值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对于除21,18,13之外的其他常染色体非整倍体阳性预测值较低;NIPT提示性染色体增多的阳性预测值比性染色体减少的阳性预测值要高;建议NIPT高风险孕产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时,应同时选择染色体核型分析与CMA分析,以提高真阳性检出率.

    NIPT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依托考昔在骨科中的合理应用

    鄢琳黄苏梦郑宓张瑜...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骨科住院患者中使用依托考昔的情况,促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合理.建立规范的合理用药评价标准,遏制不合理用药情况,减少次均费用.方法 借助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美康系统),收集某三甲中医医院在2023年5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间,106例住院患者使用依托考昔的临床病历.分析总结依托考昔的适应证、用法用量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结果 在使用依托考昔的骨科住院患者中,共计男性57例(53.8%),女性49例(46.2%),平均年龄(62±11.02)岁;骨科开具的医嘱中,医嘱诊断以骨关节炎(OA)最为多见(38例,47.5%);联合使用最多的药物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62例,58.4%).结论 依托考昔临床使用存在较多不合理情况,不合理率为40.5%,主要为适应证不适宜的情况(32.3%).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当加强对依托考昔合理用药的重视程度,并关注其潜在的用药风险,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依托考昔合理用药医嘱分析超说明书用药

    基于GEO和TCGA数据库探讨奥希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的潜在机制

    魏丽春
    35-40,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与奥希替尼耐药的相关基因表达数据,以揭示奥希替尼耐药的潜在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或组合疗法策略.方法 筛选GEO数据库中的NSCLC和奥希替尼耐药数据集,分别为GSE1987和GSE165029;通过R软件包对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进一步分析关键基因在TCGA数据集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 从GSE1987数据集中筛选出84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03个显著上调,437个显著下调;GSE165029数据集筛选出468个差异表达基因,267个显著上调,201个显著下调.交集分析得到18个重叠的关键基因.GO和KEGG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涉及平滑肌收缩的调节、泛素蛋白连接酶活性的正调控等功能.PPI网络分析揭示,PLK1和CDC20的相互作用最为显著.PLK1和CDC20在NSCLC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较差的生存预后相关.结论 本研究鉴定了多个与奥希替尼耐药性相关的关键基因,并揭示了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理解奥希替尼耐药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未来的NSCLC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和策略.

    奥希替尼非小细胞肺癌GEO数据库TCGA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