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儿肠造瘘72例围手术期因素与并发症情况分析

小儿肠造瘘72例围手术期因素与并发症情况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通过对72例肠造瘘患儿围手术期因素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层对比分析,认识小儿肠造瘘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特点,为临床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6年到2022年福州儿童医院收治的因不同疾病而行肠造瘘手术的72例患儿的诊疗资料,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新生儿与非新生儿组,每个年龄组内再根据造瘘病因与造瘘部位进行归类,通过统计学方法分层对比各围手术期因素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并发症率的关系。结果 从造瘘部位分析,本研究样本中不同年龄组间造瘘部位的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内造瘘部位的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双腔造瘘、降乙结肠双口造瘘是最常用的两种造瘘方式;结构畸形造瘘是小儿肠造瘘的主要病因(P<0。05),这种特点在不同年龄组间是一致的(P>0。05)。从并发症来看,该样本总的造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3。1%,新生儿组并发症率为40。5%,非新生儿组并发症率为45。7%,造口附近皮肤破溃皮疹及感染积液均是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不同年龄组间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炎症造瘘的并发症率明显较其他病因造瘘的并发症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组以及造瘘部位对并发症的影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6例在我院行关瘘手术,关瘘距造瘘平均时间为(225。8±281。8)d;与其他病因和部位相比,结构畸形与大肠造瘘需要相对更长的关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P<0。05),但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瘘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1%。结论 儿童造瘘最常见的原因仍是先天畸形,常用的造瘘术式为降乙结肠造瘘与回肠造瘘。造瘘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结构、造瘘术式没有必然联系,与造瘘病因有明显关系。先天畸形与大肠造瘘的关瘘时间更长。

谢承、姚丽雯、林立华、杨怡、张淑琴、黄圣余

展开 >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普通外科,福州 350001

肠造瘘 围手术期 并发症 造口关闭 儿童

福州市科技计划

2020-WS-75

2024

福建医药杂志
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

福建医药杂志

影响因子:0.525
ISSN:1002-2600
年,卷(期):2024.46(2)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