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头痛不同亚组中右向左分流的临床特征

偏头痛不同亚组中右向左分流的临床特征

扫码查看
目的 探索是否存在能够区分具有和不具有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的偏头痛患者的特定临床特征,并研究分流程度与头痛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30例伴有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MA)患者和70例无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患者,并对偏头痛患者进行结构化、标准化问卷调查,收集家族史和个人病史以及详细的偏头痛特征,并应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contrast enhancement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检查进行RLS的诊断。结果 MO伴有RLS的患者(MORLS+组)的头痛疼痛强度更严重,与MO无RLS的患者(MORL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2±2。35)vs。(4。06±2。02)岁,P=0。02]。在MO患者中,仅发现头痛强度与分流程度之间有一定关联(F=3。48,P=0。02);然而在MA患者中未发现其头痛临床特征与分流程度存在联系。结论 在MO患者中,RLS阳性患者的头痛强度更严重;且RLS分流程度越高,患者头痛强度越大,不同分流程度组间差异显著。RLS与MA患者的临床特征没有明显的关系。

陈仲、徐丽群、黄金铃、林仁河、程云帆、蒋小玲

展开 >

福建省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神经内科,福州 350007

偏头痛 右向左分流 经颅多普勒超声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州市科技计划

2023J011548202201052021-S-167

2024

福建医药杂志
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

福建医药杂志

影响因子:0.525
ISSN:1002-2600
年,卷(期):2024.46(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