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与病理特征的差异,探讨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临床及病理因素。方法 以我院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收治并行外科手术的乳腺癌首诊病例21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收治的303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绝经情况、BMI、高血压与糖尿病患病情况等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差异性;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构建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其对乳腺癌发病的影响;绘制ROC曲线分析年龄及BMI对乳腺癌的预测价值。进一步将乳腺癌患者分为青年(≤40岁)、中年(41岁至59岁)、老年(≥60岁)3组,分析3组病例在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浸润性、有无脉管癌栓、性激素受体表达、Her-2及Ki-67表达等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 乳腺癌组和良性病变例组在年龄结构、BMI、绝经情况及糖尿病患病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绝经将使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OR=6。865,95%CI(4。04,11。66),P<0。001];随着年龄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OR=1。077,95%CI(1。05,1。11),P<0。001],预测乳腺癌的年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2 3(P<0。001),最佳分界点为45。5岁。3个年龄段乳腺癌患者在癌组织浸润性(P<0。001)、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P=0。035)及孕激索受体(PR)阳性率(P=0。034)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原发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及Her-2及Ki-67表达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增长及绝经是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的独立影响因素,须提高对绝经后特别是45。5岁以上女性的乳腺癌筛查;激素靶向治疗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效果更佳。

范海明、詹富国、张宪森、郑水娥

展开 >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检验科,三明 3650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州 350005

年龄 绝经 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2024

福建医药杂志
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

福建医药杂志

影响因子:0.525
ISSN:1002-2600
年,卷(期):202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