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陈皮-半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陈皮-半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陈皮-半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平台筛选陈皮-半夏的有效成分及药物靶点,并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中药-有效成分-药物靶点可视化网络;通过GeneGards、OMIM数据库筛选CAG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绘制韦恩图,获取陈皮-半夏与CAG的交集靶点;在STRING数据库中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根据度中心性(DC)、中介中心性(BC)、接近中心性(CC)结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生物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有效成分-交集靶点-信号通路-CAG网络并筛选出关键有效成分;最后选取关键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在DockThor网站中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其结合的稳定性.结果 获取陈皮-半夏有效成分18个,药物靶点126个,CAG疾病靶点892个,交集靶点39个;柚皮素、川陈皮素、黄芩素、β-谷甾醇为关键有效成分;Akt1、TP53、Jun、VEGFA等是陈皮-半夏治疗CAG的核心靶点;GO生物功能分析提示陈皮-半夏参与氧化应激反应、对活性氧的反应、分泌颗粒腔、转录因子结合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信号通路146条,包括癌症的途径、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以及IL-17、TNF、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有效成分与其相关的核心靶点结合能均<-5 kcal/mol,表明二者结合稳定.结论 陈皮-半夏药对可能通过柚皮素、川陈皮素、黄芩素、β-谷甾醇等有效成分作用于Akt1、TP53、Jun、VEGFA等核心靶点,涉及或参与癌症的途径、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以及IL-17、TNF、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CAG的目的.

黄凯悦、洪银洁、罗文谦、甘慧娟

展开 >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福州 350122

慢性萎缩性胃炎 陈皮 半夏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2021J01929

2024

福建中医药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

影响因子:0.518
ISSN:1000-338X
年,卷(期):2024.55(4)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