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东北地区植被NPP模拟与时空变化分析

中国东北地区植被NPP模拟与时空变化分析

扫码查看
利用北方生态过程模型(BEPS)模拟我国东北地区2003-2012年间植被生产力,以森林、 草地通量站点和区域森林样地生产力调查数据两个尺度验证了模型精度,并对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站点上,森林的总初级生产力(GPP)与站点观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94,均方根误差(RMSE)为1.53 g·(m2·d)-1,草地植被的R2与RMSE分别为0.79和0.59 g·(m2·d)-1;区域森林生产力调查数据处理结果与模拟的森林NPP的决定系数R2=0.84,RMSE=42.73 g·(m2·a)-1;研究区域NPP值呈现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由东北向西南方向逐级递减的分布格局;10年来,林地NPP增长最为明显,农田增长缓慢,灌木增减不明显,而草地呈弱下降趋势.温度和太阳辐射是影响东北NPP变化的主要因素,森林干扰是引发局部剧烈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Simulation and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alysis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Northeast China

薛梅、陈芸芝、闫敏、李增元、汪小钦、徐海生、张兆鹏、田昕

展开 >

福州大学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11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91

北方生态过程模型(BEPS) 植被生产力 碳循环 多尺度验证 时空变化分析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CAFYBB2017QC0052017L301241401488

2018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35
ISSN:1000-2243
年,卷(期):2018.46(6)
  • 10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