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智能化无人机视角下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因应
智能化无人机视角下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因应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智能化无人机的大规模使用给公民的隐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物理空间防御的破坏性、侵权行为的隐蔽性、侵权主体的匿名性、权利救济的困难性.现行法律尚未做好充分准备:忽视智能化无人机特殊性,缺乏高位阶法律支撑;重视飞行安全,忽视权利保护;行政监管缺位,私法救济乏力.应在现行法律框架体系内进行立法完善:从民法维度,创设智能化无人机侵犯隐私权之特殊侵权行为制度;从民航法维度,构建隐私权保护专门条款;从行政法规规章维度,针对智能化无人机"全生命周期",为隐私权保护提供全方位的预防与监管措施.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陈晋
展开 >
作者单位:
江西飞行学院文法学院
关键词:
无人机
人工智能
隐私权
低空经济
出版年:
2024
法制与经济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
法制与经济
CHSSCD
影响因子:
0.088
ISSN:
1005-0183
年,卷(期):
2024.
3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