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内涵、困境与进路
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内涵、困境与进路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劳动教育实践是社会德性转化成个体品格的关键枢纽,是引领学生从劳动认知、劳动体验走向劳动理解,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进而促进个体优秀品格形成的过程,其价值旨归是促进学生个体品格的重塑和完善.文章基于当前高校落实劳动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发展理念失衡、价值取向失位、组织形式失真的现实困境,提出四条进路:立足本土,开拓创新;融合"四育",全面育人;多方参与,多元评价;结合时事,激发思考.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未来、康淑敏
展开 >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济宁 273165
关键词:
高校
劳动教育
社会德性
个体品格
出版年:
2024
高教论坛
广西高等教育学会
高教论坛
CHSSCD
影响因子:
0.686
ISSN:
1671-9719
年,卷(期):
2024.
(3)
参考文献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