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论坛
高教论坛

曹方

月刊

1671-9719

gjlt@vip.163.com

0771-5318141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教育路3号

高教论坛/Journal Higher Education ForumCHSSCD
查看更多>>教育类刊物。以高教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的学术性论文为主,着重发表高教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密切结合高教战线各个时期重大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高媛孙巍孙云龙
    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数字经济时代,社会数字化程度日益提升,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数字原生社会的要求、对立德树人精准性和实效性的追求以及全球竞争的加剧共同催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存在思维共识匮乏,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应用过程失当,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健全,平台教学内容供给不足的现实困境.为强化数字赋能,高校应从理念、技术、机制、内容维度等方面探求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强化数字化转型发展理念,深入挖掘数字技术势能,确立全面协同支撑机制,加大平台内容建设力度,从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育人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金维民赵一阳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求通过对不同学段思政课有效衔接、全面统筹,提升"三全育人"质量.本文基于2012-2023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相关的研究文献数据,借助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构建科学知识图谱.研究发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热点聚焦在内涵价值、教学模式、现存问题及实践路径等方面.建议在未来研究中,重点关注职业学校专科生和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农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赋能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研究.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CiteSpace计量学分析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表现样态、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

    王一璇潘同人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工智能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其叙事的全知视角与理解阐释能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图景.它不仅能够重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联方式,改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还能够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呈现模式,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范式.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更加科学化,全面整合信息资源并实现数据多维度融合,推动叙事方式向创新性方向发展.溯本求源,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信息获取和生产方面拥有的全知性能力,得益于它在算法技术层面,可以破除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壁垒;在资源获取层面,可以实时抓取全方位信息数据.与此相对应,在全知视角下进一步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明确风险成因、严格信息评估标准、建立多主体责任体系、优化算法技术,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全知视角智能算法赋能

    浅析高校"大思政课"讲道理的意蕴和实践路径

    张明进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要善用"大思政课",精准把握教学现实的问题链,才能为破解问题找到明确的靶向.因此,需要从做好学情分析、设计智慧教学、优化教学要素、完善考核评价等方面破解问题,从而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目的.

    大思政课思政课讲道理

    高校教师人工智能技术使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基于TAM模型的实证分析

    王文彬许冉
    25-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Planned Behavior,TPB)和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构建高校教师人工智能技术使用行为及影响因素模型.研究显示:高校教师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意愿水平较高且正向影响使用行为;外界支持、易用性、有用性对使用意愿有显著影响作用;学历在使用行为上表现出异质性影响,年龄、职称、学科对使用行为的影响尚不显著.基于此,应在政府层面侧重政策引导、在产业层面强调价值共创、在高校层面秉持育人初心,形成"政—产—学"三位一体协同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的机制,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使用行为高校教师技术接受模型

    博弈论视角下预聘—长聘制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赵慧
    32-3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聘—长聘制的广泛实施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带来了复杂且深远的影响.研究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预聘—长聘制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模型推演,进而分析高校和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行为,从决策最优化的角度出发,讨论预聘—长聘制实施过程中平衡各个博弈主体间利益关系的策略.研究建议从优化学术考评体系、创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提供物资与情感支持等方面来优化制度实施并促进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

    预聘—长聘制合作博弈演化博弈进化博弈

    区域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特征分析——基于江苏省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的挖掘

    朱琦陆国栋赵春鱼尹彬沣...
    37-4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教师教学发展研究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发布的江苏省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2版),阐明了指数的指标体系及其构成,研究从总体发展、时空演变、院校类型三个维度对江苏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结果进行特征分析.从整体上看,江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呈"头轻尾重"的样态.从时间维度考察指数的各项一级指标,发现教师团队、教学组织表征为爬坡型,教改项目、教材项目表现为阶梯型,教学论文表现为山峰型,教学成效表现为波浪型,教学竞赛表现为滑梯型.从空间维度看,各地市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呈现分高差高型(高高型)、分高差低型(高低型)、分低差高型(低高型)、分低差低型(低低型)四种类型.从院校层面看,分别对不同办学性质、不同学科类型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特征进行剖析.研究针对江苏省内部院校发展差异化导致的问题提出区域因地制宜发展、领头羊辐射带动、高校特色化办学、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的治理对策.

    区域本科院校江苏省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教学发展特征新质生产力

    轨道交通产业现场工程师培养的时代价值、现实挑战与提升策略

    何雷严俊杰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中,轨道交通装备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部特意将其遴选为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项目,旨在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提升行业竞争力与创新力.探索培养一线紧缺的现场工程师,对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铁路职教品牌、职业教育"随企出海"有重要意义.以轨道交通产业为例,当前现场工程师培养的现实挑战有人才培养制度体系不完善、校企合作不深入、课程体系与产业脱节、质量标准体系缺失等问题.确保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高质量培养的路径有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体系建设,聚焦质量标准评价和拓宽经费筹措渠道.

    现场工程师轨道交通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升策略

    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现状、困境、对策——以云南民族大学"行政管理学"课程为例

    刘文光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贯彻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加强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价值.云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行政管理学"课程在课程思政实践方面进行了探索.这些实践探索可为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仍面临诸多困境.面对诸多困境,必须不断完善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机制,以确保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取得更好的实效.

    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行政管理学

    数字化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欧阳丽琴杨玲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获取、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效果提升.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与整合以及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方面仍面临挑战.为此,本文提出 了平衡技术与教育内容、提升数字素养、优化资源与平台建设的策略,以实现数字化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

    教育数字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