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也谈回到马赫列尔:"青年学"的未来发展——罗马尼亚青年研究中心代表团首次访华实录与沉思

也谈回到马赫列尔:"青年学"的未来发展——罗马尼亚青年研究中心代表团首次访华实录与沉思

扫码查看
1983年10月罗马尼亚青年研究中心代表团首次来华访问,团长马赫列尔专题介绍了东欧"青年学"研究现状及其著作《青年问题和青年学》,这一访问推动了中国"青年学"的诞生和发展.历经40年后,中国"青年学"研究成果丰硕,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学"也写进共青团正式文件.这种学术氛围造就的英语新词youthology,出现在了"网易有道词典"上."青年学""青春学"的英译正式面世,这无疑是对我国"青年学"研究成果的肯定和回报.如今为进一步追求"青年学"的科学性而又提出"回到马赫列尔",是基于科学本身在其深层性质上具有的"可争论性"为出发点的.本文结合东西方不同"青年观"以及苏联东欧当年的历史背景,着重对"青年学"学术史和概念史进行了追踪考察和梳理,以期完整地理解马赫列尔乃至东欧的"青年学"思想.对"青年学"的未来发展要充分认识在工业革命后的300年里青年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些青年社会问题虽然依然存在,但人类社会的进步、联合国青年发展指标和各国青年政策的制定,决定了当代世界青年的整体呈现健康发展趋势.因此"青年学"应具有不同特色而非单一"模具"制作,在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向"奔赴"进程中实现.

苏颂兴

展开 >

上海市团校, 上海 200083

罗马尼亚 马赫列尔 青年学 青年研究 未来发展

2024

广东青年研究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广东青年研究

CHSSCD
影响因子:0.296
ISSN:2096-9325
年,卷(期):2024.38(1)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