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近代中国外来语入诗现象及其诗学意义
近代中国外来语入诗现象及其诗学意义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以外来语入诗的创作现象,古已有之.及至近代,随着中外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不少诗人将英语音译词和日语汉字词植入旧体诗中,并往往采取自注形式加以解释.近代中国外来语入诗现象主要集中于以竹枝词为代表的古体诗,岭南和上海是其最活跃的创作地域.就跨文化视角而言,外来语入诗具有独特的诗学意义,它的出现不仅带来了新的思想文化,标志着一种新的诗学观念诞生,而且拓展了诗歌题材,具有建构异国形象的功能;同时促进了中国诗歌从旧到新的变化,对新诗创作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振谦
展开 >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中文系 广州510632
关键词:
外来语入诗
诗界革命
竹枝词
诗学意义
出版年:
2024
广东社会科学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765
ISSN:
1000-114X
年,卷(期):
2024.
(1)
参考文献量
1